“医生,帮我看看,我是不是患糖尿病了?”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病人拿着检验化验单,看到自己的血糖升高或者尿糖升高时,就会担心自己是不是患了糖尿病了。
还有的病友,可能对于医生的话还不是很相信,于是便上传自己的
血糖检测单、尿糖检测结果,到网上来问自己是不是有糖尿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类似这样的问题:空腹血糖5.6,是不是糖尿病;餐后血糖XX,是不是糖尿病……
其实我们不能单单就靠一个血糖,或者尿糖升高的结果就判断患有糖尿病。那么,判断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呢?
一、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对于有典型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应该大于或者等于7.0mmol/L,餐后血糖应该大于等于11.1mmol/L。
2、对于没有症状的人,仅仅是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或者餐后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重复测试一次,仍达到以上的患者。
3、对于没有典型症状的患者,仅仅是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或者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的血糖大于11.1mmol/L者,都认为是糖尿病。
二、什么时候能够排除糖尿病呢?
如果糖耐量2小时血糖7.8-11.1mmol/L之间,是糖耐量减低。
如果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都不能诊断为糖尿病。
如果餐后血糖小于7.8mmol/L,同时空腹血糖小于5.6mmol/L,都可以排除糖尿病。
三、这些指标的升高,并不意味着糖尿病
以下三种指标的升高,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别再自己吓自己:
1、单个的血糖值,如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
因为血糖的影响因素很多,检查时没有空腹、情绪波动,测验时操作不规范,都可能导致血糖检测结果出现偏差。有些人处于感染、外伤等应激条件下时,血糖也会出现异常。还有的服用某些激素类药物,比如糖皮质激素,也会导致血糖升高。即便测出来血糖高到十几点,也不能说明就是糖尿病,医生一般都会建议过段时间复查,如果复查时是同样的结果,才能说明是糖尿病。
2、尿糖阳性
因为有的糖尿病患者尿糖是正常的,而有的非糖尿病患者,尿糖反而可能不正常,比如妊娠期、肾糖阀值降低、饮食过于滋补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尿糖现象,所以尿糖检测值仅作为参考,并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3、糖化血红蛋白偏高
糖化血红蛋白虽然能反应过去3个月内的血糖整体控制情况,但也会受到贫血、妊娠、某些药物的干扰,检测值也不一定是准确的,我国也还没有把糖化值作为诊断标准,只是把其作为参考指标之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