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中医治疗临床验案

文章来源:1.5型糖尿病(LADA)   发布时间:2017-5-25 17:07:14   点击数:
  

糖尿病,现代医学的全称是:糖代谢紊乱、脂肪代谢紊乱和蛋白质紊乱的综合症。

据《健康报》报道:糖尿病死亡率十年间上升%,是各种慢性病中死亡率上升最快的一个。35岁以后,糖尿病死亡率即开始上升。65岁以后更是陡然上升,而且女性的死亡率高于男性,未来20-30年糖尿病发生与死亡将与心脑血管疾病一样上升,而且目前城市人群死亡率高于农村人群。

降糖西药把血糖合成肝糖元的同时,也把血糖合成了脂肪,这是降糖药物严重的副作用之一,这些多余的脂肪沉积在血管壁上,就造成了动脉硬化,进一步造成血管栓塞。

以大小血管栓塞为中间原因,进一步导致组织缺血,缺氧,造成视物模糊、白内障、动脉闭塞性硬化、冠心病、脑血栓、偏瘫、肢体疼痛、麻木乃至坏死等一系列难以逆转的并发症。

降糖西药的另一个副作用是造成肠胃功能紊乱,使病人食欲降低,导致患者体质逐渐下降。

中医对糖尿病的辩证认识,糖尿病属于脾肾两虚导致的疾患,因此,治疗的重点应放在温补脾肾上。随着病人体质的改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代谢紊乱得到整体治疗,从而消除并发症,最终达到糖尿病的临床治愈。

患者通常首先改善的是并发症,如下肢无力、便秘、失眠等;随着代谢紊乱的整体改善,血管得到进一步疏通,将沉积于体内的垃圾清除,患者的血糖随着身体的调节机制恢复而自然下降,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临床常用中医药方案

                            01真武汤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黑附片15克、生白芍45克、茯苓45克、生白术30克、生姜(切片)45克,用水ml,煮到ml,每次服ml,每日3次。

温服(适应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不红者)

痹通药酒:上午10ml,睡前10ml,此为起点量,适应后晚上可适当加量服用。

忌口:绿豆制品,清火药品等。

注:中药不能用煎药机煎煮,宜用锅煮。

02五苓散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猪苓30克、白茯苓30克、生白术30克、泽泻50克、桂枝20克,

上药打粉,每用一汤匙(约6克)用饭汤搅匀冲服。

适应症:舌体胖,舌质淡,上下眼睑水肿或伴下肢水肿,大便干结,小便不利者。

痹通药酒:上午10ml,睡前10ml,口服,忌口同上。

03痹通药酒+中成药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金匮肾气丸(北京同仁堂产)配痹通药酒

金匮肾气丸:每次1—2粒(大蜜丸)每日2—3次,随饭服

痹通药酒:上午10ml,睡前10ml,口服。

04全息汤方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全息汤方(薛振声方)

柴胡12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生甘草10克瓜蒌10克薤白10克

枳实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猪苓10克

茯苓10克泽泻12克生地10克丹皮10克龙骨12克牡蛎12克

生姜一两引,水煎服。

适应症:舌苔厚腻,大便干结,睡眠差的病人。

痹通药酒:上午10ml,睡前10ml,口服。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是有优势的,临床疗效相当好,病人症状改善很快,配用痹通药酒后效果得到增强,一般血糖改善较快,血压亦可逐渐下降,但有个别病例血压先于血糖改善的。

典型的一例病人,女,40余岁,服真武汤五剂,痹通药酒一瓶后,约二十余日,病人于年5月6日重新查血,三高全部恢复正常。

部分病人,如果煎药不方便,可只服痹通药酒,晚上适当加量,效果也相当好。

(节选自《四知堂大宝典》)

四知堂痹通药酒简介四知堂痹通药酒的国内文献系统性综述

“四知堂痹通药酒”是用于治疗风湿麻木、腰背冷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中药制剂,已在临床上应用多年。笔者检索了年至2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未见该药不良反应的报道。

“四知堂痹通药酒”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活血、通脉作用及温经止痛、活血祛风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麻木、腰背冷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该药在改善晨僵、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积液、皮下结节、红斑等症状方面效果明显,疗效确切,患者易于接受。未见该药不良反应的报道,说明该药是一种治疗痹病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医院









































北京中医治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xim.com/jbzs/7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