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的阿伟有着与其年龄不相称的身材——身高1.45米,体重却已达到60公斤,稍微活动一下便气喘吁吁。3天前,他被妈妈带去体检,结果空腹血糖升高到9.8mml/L(正常值3.9~6.0mmol/L),妈妈又带他到门诊进一步诊治。经过检查,阿伟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小孩子咋会得糖尿病呢?”阿伟的妈妈很不解。医生告诉她,按照阿伟的年龄,他的体重应该在30公斤左右,如今翻了足足一倍,已属肥胖儿童。事实上,像阿伟这样的“糖宝宝”,如今在门诊越来越多见了。
“糖宝宝”为何越来越多在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中,以1型糖尿病为主。1型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免疫、环境相关,体内自身分泌的胰岛素极少,必须依靠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但令人担忧的是,6~18岁、患有2型糖尿病的“糖宝宝”正在逐年增多。2型糖尿病的发病也与遗传、环境有关,而肥胖更是扮演了重要角色。此类患者的胰岛细胞仍可分泌一定数量的胰岛素,但肥胖使胰岛素“磨洋工”,无法达到降糖效果(医学称之胰岛素抵抗)而发病。2型糖尿病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小胖墩”也被它盯上了。 这些“小胖墩”都有着类似的生活方式:喜食高热量的零食快餐,看电视、玩电脑以及紧张的学习时间取代了体育活动。这种生活方式长期持续下去,必然导致孩子的体重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随之加大。
管住嘴”还要“迈开腿”只要控制体重的过度增长,使血糖接近正常状态,维持良好的生长发育,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就能延缓和避免,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不会受到影响,治疗上常采用综合治疗方式,即药物治疗、合理的饮食控制与运动、糖尿病教育和血糖监测。合理的饮食控制与运动是治疗的基石,也是“灵丹妙药”。 “管住嘴”并不等于节食,而是指合理控制饮食。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活动量及依从性制定饮食处方,一般每日按时进食三餐,总摄入热量不超过千卡/天;平时多吃水果蔬菜,限制高脂食物的摄人,减少零食、快餐等高热量食物的摄人。父母要加强引导孩子遵守膳食计划。 另外,“管住嘴”必须与“迈开腿”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成效。建议患儿每日至少进行6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评估运动强度的方式可采用“谈话试验”,即运动时如果可以说话不能唱歌,就表示达到中等强度;运动的方式宜简单易行,如慢跑、游泳等;每日60分钟的活动并不一定要求一次性完成,可分阶段,每次不少于15分钟,同时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此外,要限制患儿学习以外的“屏幕”时间(如看电视和电脑),每日应少于2小时。
药物不可怕,早期诊治很重要在饮食、运动治疗后,有些患儿仍需使用降糖药。二甲双胍是目前唯一可用于10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的药物。当二甲双胍不能良好控制血糖,或空腹血糖大于13.9mmol/L时则需加用胰岛素。 不过,父母对于孩子使用药物总是忧心忡忡,唯恐“是药三分毒”。其实规范的药物治疗很安全,关键是防止出现低血糖。一般情况下,患儿的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控制在5~8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7.0%以下,每半年要进行身高、体重、血脂检查,每3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压等指期,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患儿通常较其同龄人敏感,面临的压力较大,常常缺乏自信心甚至自卑,父母应多陪孩子聊天、参加户外活动,给予支持、鼓励。有明显负面情绪时要及时看心理医生。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起病隐匿,常无典型症状,早期诊治尤为重要。如果有以下情况:孩子的体重明显超过同性别的同龄人,颈部、腋下皮肤较黑,或已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父母、叔、伯、姑、舅、姨及祖父母、外祖父母中任何一人患有糖尿病,医院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的检查,以求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