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意大利萨城大学的医学教授EleFerrannini最近做客Medscape医学网站的「Peters看糖尿病」评论节目,就糖尿病治疗的最新进展及其临床应用作讨论。
糖尿病新药曾经在一段时间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近期却处于停滞阶段,相比之下,高血压新药的面世却保持着稳定的周期。糖尿病药物研究方向多样化,不再局限于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还有针对减重、预防低血糖和纠正病生机制等方面。各类药物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用于临床,但长远来看,药物面世之初可能会给医生带来困惑,但医生将很快找到新药的最适人群,及药物间的最佳配伍。
选择第一、第二步治疗
1.若45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到9%~10%,将如何开展治疗?
Ferrannini博士:首先需采集完整的病史,初诊糖尿病是在何时,当时有什么症状,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血压、血脂、肾功能情况、是否有过敏及对药物不耐受史,家庭情况等。然后询问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患者也许了解一些,但由于常常误信网上的信息,对用药产生偏见和错误认识。
患者接收到的信息必须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医生必须在病人对药物产生主观偏见前,对其提供最适合的用药方案。
2.是否常以二甲双胍作为初始治疗?
Ferrannini博士:是的,除了不耐受,二甲双胍甚至没有其他缺点。患者3个月后复诊,若单用二甲双胍不够,则再考虑加用其他药物。
3.排除价格因素,肾功能也正常,接下来的第二步该怎么用药?
Ferrannini博士:现在的口服药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值得肯定,会选择口服药联用。
无论是与二甲双胍联用还是三联用药。DPP4抑制剂耐受性良好,且对体重影响不大,药物本身不会引起低血糖,所以我们可以放心应用。GLP-1受体激动剂效果与DPP4抑制剂相似,但因其为注射给药,所以需要依患者意愿决定是否使用。现在我们又有了SGLT2抑制剂,该类药因其独特的降糖机制与其他药物均可联用。患者可从减重、低血糖发生率低、降压方面获益。
所以首先要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总得说来,第二阶段用药还是应从口服药入手。
归结起来,对于2型糖尿病不同阶段用药要求避免低血糖、有减重效果、用药方便等。
4.如果2型糖尿病需要应用胰岛素,如何开始治疗?
Ferrannini博士谈及,以过去五年搜集的数据和个人经验,基础胰岛素的使用相较过去是一大超越。基础胰岛素研究的速度加快,将提供更多的选择。
对于1型糖尿病,既往治疗方式总是胰岛素。而现在我们有了效果更好的胰岛素,种类的选择也更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用于2型糖尿病的药物联合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可能有效,这在糖尿病治疗上是一种革新。
形成伙伴关系
Peters博士认为,良好医患关系的形成在开始时非常关键,医生最好先与患者协商,签协议,确认他对于治疗目标完全知晓,并且完全同意治疗方案。这是确保患者依从性的最好方式。在整个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不佳的首要问题是患者依从性差。一开始,医生就该给患者灌输合作的思想,这对疾病的治疗大有裨益。
其次,药物副作用要向患者解释清楚,否则患者轻信网上的讯息,对副作用产生偏见和不必要的忧虑。另外,应避免患者将诊断理解为审判,如果未达治疗目标,患者仍须定期复诊。治疗应是患者为主,医生为辅,这种协议非常奏效,因为我们必须说到做到才能取得成效。
Ferrannini博士还强调,现在许多患者关心药物的作用机制,会产生什么副作用。医生对这个问题必须有所准备,包括解释可能出现的各项副作用,安全性是药物研制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且会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比如使用SGLT2抑制剂前,需询问患者过去是否有尿路感染史,如果是,告诫患者用药后可能会复发。如果每项副作用都会发生,疾病将会无药可用。当副作用很常见且可以避免的时候,患者应避免对副作用过分白癜风可以治愈吗白斑和白殿疯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