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造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因之一。
如临床期DN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DN的进展难以逆转。微量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标志,它的出现预示着病情将进一步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故对于DN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应用血塞通滴丸和卡托普利对52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年10月~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2例。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年国际糖尿病诊断标准,早期DN诊断参照Mogensen的标准和施曼珠的标准。本组患者标准:
①符合年国际糖尿病诊断标准,均为2型DM;
②24小时尿蛋白定量30~mg/24h;
③尿蛋白定性检查为阴性,血肌酐μmol/L;
④排除原发性肾病、心衰、泌尿系感染和酮症酸中毒。
52例DN患者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39~78岁(平均58±5.7);病程7~17年(平均11.2±3.5)。52例DN患者中,伴高血压者32例,占61.5%;伴有水肿者12例,占23.1%。
1.2治疗方法本组52例DN患者均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给予磺脲类、双胍类以及糖适平和皮下注射胰岛素,合并有高血压者选用钙离子拮抗剂控制血压。待患者血压、血糖稳定2周后,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托普利12.5~25mg口服,每日3次,连用6个月。血塞通滴丸10丸口服,2次/d,连用6个月。
1.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糖尿病症状消失,血糖、血压均在正常值范围,尿蛋白消失,肾功能正常,水肿消退。好转:糖尿病症状减轻,尿蛋白减少50%以上,血糖、血压正常,肾功能正常,水肿消退。有效:以上6项指标中有4项改善,其中重要1项要有尿蛋白减少50%以上,2项无改善。无效或加重:达不到有效标准,特别是尿蛋白无减少或增加,水肿无明显消退等。
2.结果
本组显效26例,占50%;好转11例,占21.2%;有效7例,占13.5%;无效8例,占15.3%。总有效率84.7%。在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有2例病人出现干咳现象,后改服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代文)后干咳现象消失而参与治疗全过程。
3.讨论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其他慢性并发症一样,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包括血糖控制不佳、生化改变、遗传因素、摄入过量的蛋白质、高血压、生长激素和胰高糖素分泌过多、脂肪代谢异常、血小板功能亢进、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结构异常及吸烟等。
糖尿病人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肾功能持续性减退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老年糖尿病肾病是老年糖尿病致死原因之一,应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随着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增加,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高,早期合理治疗糖尿病,早期诊断治疗糖尿病肾病及控制其高危因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以肾小球硬化为特征的一种肾脏疾病。本病病程漫长,发病隐匿,早期往往没有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出现蛋白尿、高血压、浮肿等症状,此时就难以根治。进一步发展会使肾功能严重受损出现尿素氮、肌酐等产物的代谢障碍,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必须采取积极的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1)有较长期的糖尿病病史,临床上出现蛋白尿、糖尿病眼底改变的患者,茌除外高血压及其他肾病时应考虑为糖尿病肾病。
(2)原有糖尿病患者若出现下列情况时:
①糖尿病病史少于6—8年。
②不伴有糖尿病眼底改变。
③肾功能恶化迅速。
④无蛋白尿阶段出现肾功能损害。
⑤明显的血尿。必须依靠肾活检以明确诊断。
(3)糖尿病有较长病史者,若运动后出现蛋白尿,同时尿白蛋白排泄率也增加,肾脏又较正常肾脏增大时,即可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期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易被忽视。
目前微量蛋白尿检测被国内外公认为糖尿病早期诊断有价值的指标之一。DN其病理特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早期仅有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运动后尿量的排出增多。
近年来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对DN有高血压或血压正常都能提供重要的肾脏保护作用,降血压作用平稳且不会造成低血压,能明显减少蛋白尿及降低CFR的下降速率,还可能对肾脏有直接保护作用,是目前治疗DN应用较广泛的首选药物。
其保护肾脏的作用机理:
①降低系统血压,缓解动脉压增高对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的影响;改善肾血流动力学,扩张出球小动脉,使肾小球内压下降,降低肾小球滤过分数。
②改变肾小球滤过膜有效孔径及旁路通道,影响肾小球通透性,减少蛋白尿。
③抑制肾小球生长因子。
④减轻肾小球基底膜增厚。
⑤增加血管扩张因子(如舒缓素)的释放。
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属于“消渴病”、“水肿”等范畴,按中医理论辨证大多属于“肾虚血淤、脉络瘀阻”型。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高凝状态也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当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凝集性增强时,则变形能力降低,易导致肾小管中微血栓形成,在肾小动脉玻璃样变的基础上,加重肾损害。血黏度增高可增加作用于血管壁上切应力,使管壁渗透性增加,加速肾病进展。
血塞通滴丸(三七总皂甙)选用符合GAP标准的上等三七,采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提取的有效活性物质,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之功效。现代药理学证明血塞通滴丸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抗凝及降低血黏度等作用,同时有降血压及消除水肿作用,其降压和消除水肿作用温和而持久。
综上所述,卡托普利和血塞通滴丸联合应用对于早期糖尿病患者,不管是从祖国医学理论还是现代医学理论对于改善肾功能、保护肾脏微血管,消除水肿、降低蛋白尿、控制血压等效果明显。二者合用有明显的协同增强作用,是临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一种较好方法。
更多精彩内容,请您要闻快读2016年锡盟将全力打赢残疾要闻快读2016年锡盟将全力打赢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