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主要是体内血糖代谢异常的疾病。糖尿病目前而言是无法治愈的,只能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病情,也有助于防多种并发症。
体内血糖升高需要积极调控,鸡蛋是生活中人们爱吃的食物之一,我国每年吃掉的鸡蛋数量超乎想象。相关数据显示年我国的鸡蛋消费量为.8万吨,相当于4,亿枚鸡蛋,人均吃掉枚,稳坐“全球鸡蛋消费第一大国”的宝座。
经常吃“鸡蛋”,真的会加速糖尿病发展吗?权威研究结果公布
中国人体质的强化鸡蛋功不可没,鸡蛋被称为全营养食物,其中所含蛋白质等更是非常丰富,吸收率在90%以上,可以说是非常好的补充蛋白食物。
蛋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卵磷脂、叶黄素等营养素,对于人体健康十分有益。俗话说“蛋红是非多”。
最近几年,关于鸡蛋的传言越来越多,甚至有些人认为糖尿病患者不能吃鸡蛋,否则很可能会促使病情发展,也会慢慢拖垮身体,影响健康。
一项由国内外多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并发表在《英国营养杂志》上的研究显示,每天吃一个鸡蛋,会增加60%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研究纳入年到年期间参加CHNS的名≥18岁成人数据,在11年的随访时间里共进行了7次关于鸡蛋食用量的饮食调查。
年研究人员对试验者进行空腹血糖测量,结果发现有11%的受试者确诊糖尿病。根据数据显示:
与每天吃鸡蛋≤9g的人相比,每天吃鸡蛋9.1g-20.6g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60%。
每天吃鸡蛋超过37.6g的人,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增加了65%。看到这里,似乎很多人都认定糖尿病患者,是坚决不能吃鸡蛋的,否则会带来多种疾病。
但是有关专家指出,该项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影响糖尿病的潜在因素有很多,包括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吸烟、饮酒、运动等。
调整这些因素之后,鸡蛋与糖尿病的相关性不再明显,简单说鸡蛋和糖尿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太明显。
根据目前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吃一个水煮蛋,更有助于强健体魄,即便是患上糖尿病的人也可以每天吃1~2个水煮蛋,对于满足营养需求有帮助,还能辅助稳定血糖,强健体魄。
糖尿病前兆有哪些?
糖尿病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在发病前都会出现相关的症状,那么对于糖尿病的前兆,都有什么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会出现口渴,多饮,也就是说,一个人突然变得特别能喝水,常常是杯不离手,每天喝几千毫升都不能够缓解口渴的症状,那么考虑是否为血糖出现了问题。
第二、出现时常的饥饿,饥饿感明显也是糖尿病前期的主要的一个症状,最明显的就是突然的食欲大增,并且吃很多也不能够缓解饥饿。
第三、体重逐渐的减轻,因为糖尿病是一个高消耗性的疾病,所以说随着消耗体重会越来的越轻。
第四、会出现尿频量多,也是糖尿病前期典型的症状之一,所以通过以上这些症状,来判定可能是糖尿病的前兆,应该做相关的检查来确定是否血糖出现了问题,才能选择对症治疗。
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包括:
第一驾马车,医学营养学治疗,也就是饮食治疗,饮食方面主要是控制好总热卡。另外要营养均衡,同时最好在饮食方面做到少量多餐。
第二驾马车,运动结合,运动治疗也是糖尿病治疗非常重要的方面,通常建议有氧运动为主。
第三驾马车,药物治疗,药物包括口服降血糖药物以及注射类的药物,包括胰岛素以及P2Y2受体激动剂等,具体方案应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特点来进行制定。
第四驾马车,血糖监测,可以通过自我血糖监测,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及时给予医生进行方案的指导。
第五驾马车,糖尿病知识教育,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接受健康知识教育。其实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糖尿病,医院体检才能知道,所以糖尿病的知识普及很关键。
糖尿病早期能逆转成正常人吗?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概念,糖尿病不分什么早期晚期,但是有糖尿病前期这个概念,糖尿病前期是可以逆转的。
糖尿病前期指的是血糖高于正常,但是还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也就是空腹血糖过高和糖耐量减低的总称。
糖尿病前期通过干预是可以发生逆转的,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生活方式的干预主要是指饮食控制、适度运动、减轻体重等。
药物干预糖尿病前期也同样有效,特别是对于那些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还不能有效改善的,或者是一时难以改变多年生活习惯,不能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以及具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药物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被循证医学证实对糖尿病前期干预效果肯定的药物有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的药物。
空腹血糖偏高、体型偏胖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选择二甲双胍,餐后血糖偏高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选择阿卡波糖,噻唑烷二酮的药物干预效果很好,但是由于其心血管安全性,目前临床应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